內容索引
由於購買長毛象特展的門票時
同時可以折抵驚艷米勒 – 田園之美畫展門票30元
等了十五分鐘,小羅才排到人龍的中間的位置
不過,看看裡面
排了一個小時左右,終於排到展場的入口了
其實在假日的下午4點至5點時
都會有現場的音樂會在舉辦
不過小羅是從有音樂排到沒音樂
而展場中除了展出米勒(Millet)的作品以外
還有展出與米勒同一時期的巴比松畫派的作品
從巴比松畫派早期的畫家開始
很喜歡巴比松畫派中那種光影的表現
尤其是很多幅那種立體感現場看的感覺真的棒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印象比較深刻的有橡樹、波納(Rosa Bonheur)的第一次鬆土
鬆開的土壤,層次感分明
牛隻毛色以及光影的立體感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特華庸(Constant Troyon)的獵場看守人與他的獵犬和抓背的母牛、河畔柳樹
毛髮層次感,令我非常深刻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胡梭的路邊水潭,貝里的農莊
也是一幅小羅很欣賞的畫作
都是以農村生活以及田園風情為主
編織的婦人
專心的打著毛線,加上一種比較寒色的畫面
跟編織的婦人最大差別是
這幅圖的感覺比較輕快,明亮的天空與編織的婦人形成強烈的對比
這是米勒第一件叫好又叫座的作品
光線的層次感,物品的細膩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春天
這是哈特曼(Fréderic Hartmann)於1868年3月
向米勒訂購的四季系列中的其中一幅
看到這帳畫作
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
描繪出烏雲、雨後的彩虹、泥土、花卉、開花的果樹等
色彩豐富、構圖活潑
五顏六色相互呼應
明亮的畫面令人看了心情愉悅
一時難以相信這就是米勒的畫作
(因為米勒都愛畫田園風)
其實除了春天外
還有夏天 – 打蕎麥的人、秋天 – 麥堆
分別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、約士頓美術館
最後一幅冬天 – 樵夫尚未完成
米勒便離開人世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晚禱
畫中感受到一種農民虔誠的禱告
懷著感恩的心,感謝天主的賜予
是西方藝術史上數一數二的名畫
自首展以來不斷受到臨摹、翻版
在字典、名信片、餅乾盒等各式各樣的物品上都印有它的複製品
雖然晚禱具有明顯的藝術、美學及哲學價值
它的傳奇性卻有一部分要歸功於令人跌破眼鏡的曲折購藏歷程
由於起初向米勒訂購這幅畫的美國收藏家食言拒買
比利時的帕普勒(Papeleu)男爵便在1859年以一千法郎買下了這幅畫
後來幾經輾轉易手
由瑟克雷丹(Secrétan)先生以十六萬法郎購入典藏
在1889年7月1日舉行的瑟克雷丹收藏拍賣會上
一群法國收藏家承諾籌資五十五萬三千法郎
為法國政府買下晚禱獻給羅浮宮
由於法方籌資不足,法國國會又拒絕付款
晚禱遂成為美國藝術協會的囊中之物被運往大西洋彼岸
並作為「戰利品」在數個城市盛大展出
這件事引起法國輿論沸騰
紛紛痛斥政府將此曠世傑作拱手讓人,簡直就是國恥!
於是巴黎富商索夏爾(Alfred Chauchard)不惜耗費鉅資
以八十萬法郎的天文數字從美國人手中買回晚禱
<照片來源:國立歷史博物館>
拾穗
畫中的那種樸實辛勞的感覺
真的可以從畫作中感受的到一種溫暖舒服的感覺
不難發現他的田園系列的畫作大量運用黃色
讓人看了有種莫名的感動
輕易擄獲人們的心
法國著名的香檳酒窖擁有人龐茉莉(Pommery)夫人
因此決定購買拾穗並捐贈給羅浮宮
1889年9月28日,龐茉莉夫人在寫給美術司長的信中說:
「由於我們未能將米勒的晚禱買給羅浮宮,我剛剛為羅浮宮買下了《拾穗》。我已經向畢修福森(Bischoffsen)先生發出了正式允諾,我會在遺囑中列入這項捐贈。在晚禱被送往美國的時候,我看到您有多麼傷心;我想您聽到現在這個消息應該會很高興。」
當然參觀展覽結束後
小羅就買了明信片作為這次的紀念品
最終還是覺得春天是全畫展中最喜歡的一幅畫作